首页 > 社会 > 正文

兴安盟农牧民好看的耽美小说推荐 刺绣作品进京:赏飞针走线中的幸福生活


更新日期:2022-08-10 15:15:45来源:网络点击:1908640

  中新网兴安盟8月10日电 (记者 张玮)壮美的自然风光、美好的农牧民生活……10日,“北疆儿女心向党·携手奋进新征程--内蒙古兴安盟农牧民刺绣作品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百余幅精美的刺绣作品吸引游客驻足观赏。

  兴安盟农牧民刺绣是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手工技艺,融入了各族民众的审美意蕴,飞针走线中蕴含着内蒙古人热情、直爽的豪迈性情。

图为参展的农牧民刺绣作品。 毕力格 摄 图为参展的农牧民刺绣作品。 毕力格 摄

  记者了解到,本次作品展由“红心向党·守望相助颂党恩”“绿色发展·青山绿水兴安盟”“民族团结·五湖四海绣同心”“乡村振兴·匠心独运辟新径”“花开北疆·千重锦绣新时代”5个板块组成,100余幅瑰丽画卷在绣工手中铺展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兴安盟城乡面貌、农牧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该盟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多项荣誉。

图为“北疆儿女心向党·携手奋进新征程--内蒙古兴安盟农牧民刺绣作品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毕力格 摄 图为“北疆儿女心向党·携手奋进新征程--内蒙古兴安盟农牧民刺绣作品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毕力格 摄

  兴安盟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洪才介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兴安盟科右中旗农牧民手工刺绣产业实现传统手工技艺向规模化、产业化的蝶变,通过“企业+协会+基地+农牧户”运营模式,实现了“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的转变,带动51个刺绣产业村、2.1万名农牧民脱贫致富。

  “如今,农牧民刺绣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产业基础、良好的带富能力,成为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的有效载体,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李洪才如是说。(完)

【编辑:唐炜妮】

相关: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  中新网8月10日电 据内蒙古卫健委网站消息,8月9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7例(均在隔离点检出),其中锡林郭勒盟1例(在二连浩特市)、乌兰察布市26例(集宁区3例、察哈尔右翼后旗23例),本土..

疫情防控决不能松懈厌战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出现了疫情必须立即严格防控,该管的要坚决管住,决不能松懈厌战。   与西方国家的防疫政策不同,我国..

上一篇: 三亚:设立绿色通道 保障疫情期间各类人群有序购药
下一篇: 乡村音乐会|田野上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