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河北廊坊特色“内蒙特产 果”经济:从温饱到小康 从种植到链条


更新日期:2022-06-01 22:16:14来源:网络点击:1877751

  中新网廊坊6月1日电 (宋敏涛 王满凤)“间距20厘米左右保留一个果,每个树枝上不能超过5个梨。”1日一大早,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码头镇的吕端蜜梨种植基地,码头镇村民赵芝俊正在按照技术要求给蜜梨疏果。已经60岁的赵芝俊,在这里打工每年能收入5万元。

  “这里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水果,蜜梨成熟后最重能到1.5公斤,汁多味甜,深受消费者喜爱。”吕端蜜梨种植基地负责人尤海坡说,基地共种植蜜梨600亩,采用新型矮化密植和高标准网架栽培技术,一亩地能种138棵梨树,结果时间比普通梨树早两到三年,亩产量最高达1万公斤,2023年进入盛果期后,年产值预计达到1200万元,目前主要销往京津冀连锁商超和大型水果批发市场。

图为吕端蜜梨种植基地内,工人正在进行机械化施肥。 刘建斌 摄 图为吕端蜜梨种植基地内,工人正在进行机械化施肥。 刘建斌 摄

  “我们将依托‘果’经济,深挖‘梨花’潜力,找到蜜梨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间的融合点,打造梨花、梨树、梨产品等生态效益经济链条,更好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安次区码头镇政府副镇长曹博说。

  除了梨树,葡萄树也进入管理最佳期。安次区东沽港镇牛角村的葡萄种植户们正忙着给葡萄疏果、施肥、剪枝。此地种植葡萄已有20多年历史,全村90%以上农户种葡萄,种植面积达1200亩。

  “如果不及时疏果,葡萄品相不好,甜度也上不去。”牛角村葡萄种植户杨令玉正在整理葡萄花串。他家今年种了80亩葡萄地,每亩地产葡萄2500公斤,除去种植、用工等成本,每季总收入能达30万元。

图为吕端蜜梨种植基地。 刘建斌 摄 图为吕端蜜梨种植基地。 刘建斌 摄

  “过去种粮食只解决了温饱问题,如今靠着种葡萄,家家都过上了小康生活。”牛角村党支部书记刘加勇说,近两年他们不但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还注册了商标,如今正在发展以葡萄种植为基础的农业休闲采摘和葡萄深加工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让老百姓的日子像葡萄一样甜。

  据介绍,廊坊市安次区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发展特色农业相结合,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特色种植产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区“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获证农产品总数量达20个。(完)

【编辑:黄钰涵】

相关:

北京今年汛期降水估量比常年同期偏多2-4成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陈杭)6月1日8时,北京正式上汛。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梁丰1日在北京市防汛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夏季北京地区降水量为450至530毫米,比常年同期(374.9毫米)偏多2至..

跟郎朗学钢琴跟周深学唱歌 多位“名师”六一走进村子美育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高凯)“我希望自己的工作可以让孩子们知道一些未来的可能性,知道人类能够做的一些超越日常的事情。”六一儿童节,北京天文馆研究员、科普作家刘茜在“搭知识大篷车,过温暖六一”..

上一篇: (上海战疫录)闹市复富贵 上海商圈地标再迎客
下一篇: 加拿大一省试验将可卡因、摇头丸等毒品“且则正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