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人拼音打字法 教版数学教材插画 为何激发公共担忧?


更新日期:2022-05-26 16:47:31来源:网络点击:1874979

作为人们使用的教材,应该呈现我们的审美,这种审美既是身份认同,也是文化共建

近日,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引发争议。部分网友表示插画人物眼神奇怪、毫无美感,对比其他版本的教材插图存在明显审美差距。

自动播放

就如部分网友所言,本以为没多大事,不要小题大做,但看到插图后,不能淡定了。

可能对一些人而言,一本教材,知识是主要内容,几张插图不过是配角,不必过于紧张。如果说这些插图是出现在某些先锋艺术展上的作品,我们无可指摘,但出现在小学生的教材里,必须有所警惕。于教材来说,插图的确不是核心内容,但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插图也是记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少人贴出自己当年小学教材中的插图,以此作为对比,表达自己的不满。而这些曾经的插图也在这一次展示中,唤醒了部分网友的童年记忆,也包括所学的知识,比如在“少年闰土”的插图中想起了那轮圆月、举叉的少年、猹和瓜田。所以,教材的插图不仅不是无足轻重,反而具有相当分量。

教材插图,不仅是对知识的具象,还是一种审美的存在。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动态教育,不只在审美活动中,更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教材本身承载着美教化的功能,其中的插图作为绘画的存在,自然也可以是一种审美启蒙。

回到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本身,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图片中的人物形象与我们过去在教材、图书中所看到的人物形象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也与孩子们自身的形象有一定区别。那么,教材中呈现“宽眼距”人物形象自然就会引人反感,遭受质疑。审美是一种主观意识,也会随时代变化,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共同的、恒定的审美。我们今天依然欣赏北宋的《千里江山图》,甚至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具有中式审美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因而,作为人们使用的教材,应该呈现我们的审美,这种审美既是身份认同,也是文化共建。

面对此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回应称:已着手重新绘制有关册次数学教材封面和部分插图,改进画法画风,提高艺术水平,充分发挥教材封面和插图的育人作用。教育部教材局工作人员也表示关注到此事,已介入调查。

近几年,有关“容貌”的问题常常成为焦点。从去年引起广泛探讨的“眯眯眼”到如今引发众人担忧的教材插图,曾经被大众忽视的审美问题被频频关注,说明我们在意识、精神层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从此层面来讲,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这是值得欣慰的。

红星新闻评论员 黄静


相关:

上海推出新生入学入园十项便平易近行动  中新网5月26日电 据“上海教育”微信公众号26日消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针对疫情防控推出新生入学入园十项便民举措,为广大家长提供便捷服务。其中,放宽缴纳社保家庭儿童入学条件。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期间..

上海晋升常态化防控能力 夯实社接见会面打点基本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昨天(5月24日),上海本土确诊病例出院26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597例。   今天,上海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正式休舱。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这是上海首个开建并投用的方..

上一篇: 戚薇与天浩盛世成立文化公司 将担任该公司财政负责人
下一篇: 北京今日新增16例本土传染者 社接见会面筛查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