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风声|摇滚乐手杉山纪彰 直播14天吃喝拉撒,是炒作仍是艺术?


更新日期:2022-05-07 18:38:51来源:网络点击:1865880

风声|摇滚乐手直播14天吃喝拉撒,是炒作还是艺术?

风声|摇滚乐手直播14天吃喝拉撒,是炒作还是艺术?

作者丨曾于里

5月7日下午,新裤子乐队主唱兼键盘手庞宽结束了他14天的身体行为艺术直播《拜拜迪斯科》。

4月23日,新裤子乐队主唱兼键盘手庞宽,开启了一场14天持续不间断的直播《拜拜迪斯科》。在北京798艺术区一个画廊空旷的场地中间,放置一个长2.5X2.5米、高1.2米的台子,台子上有一床被单、一张椅子、三个放置衣物的箱子,以及60瓶饮用水、28盒自加热饭,若干酒、饮料、零食、生活用品等。

14天时间里,庞宽将一直生活在这个方台上,吃喝拉撒全在上面进行。一共有数百万人进来观看,这也将创下行为艺术的一个同步观看记录。

如何评价庞宽此举,社交网络上众说纷纭。直播时代,当“围观和被围观”成为常态,个人隐私无足轻重了吗?庞宽是以行为艺术复刻隔离生活,是公众人物的勇敢表达,抑或这场行为艺术是拙劣的“作秀”,它并无真正的痛苦?

风声|摇滚乐手直播14天吃喝拉撒,是炒作还是艺术?

“楚门的世界”景观化了

不必讳言,假若不是疫情背景,庞宽的这场将自己生活敞开给公众观看的行为艺术,就显得颇为“老套”了。它早就被很多人实践过了。

最著名的,莫过于美籍华人谢德庆的《笼子》。从1978年9月30日到1979年9月29日,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谢德庆独自生活在纽约工作室里一个11.6x9x8英尺(3.5×2.7×2.4米)的木笼子内,笼内只有盥洗台、灯、马桶和单人床。一日三餐由朋友送达。不同于庞宽有手机,有音乐、书籍和啤酒,偶尔有朋友去跟他聊两句,谢德庆什么也没有,他一整年不交谈、不阅读、不看电视、不听广播,每天能够做的事情就是睡觉、呆坐,以及在墙上标记流逝的一天。

风声|摇滚乐手直播14天吃喝拉撒,是炒作还是艺术?

《笼子》指向的是人类本质性的隔离与孤独。尔后,“笼内生活”成为行为艺术里经常出现的表现形态,并逐渐以“被围观”为鹄的。在竞争激烈的当代艺术圈,很多“笼内生活”的表演带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味,夺人眼球,所以它很快就被消费主义捕捉,并在娱乐圈广泛出现。

早在2003年,郭德纲成名之前,为获得一个节目主持人的机会,他在闹市的橱窗里生活48小时。这是电视台为了帮他拓展知名度而做的一次炒作。回过头看,当时的画面是有些让人心酸。郭德纲让渡了尊严和隐私,这48小时的“笼内生活”,犹如《楚门的世界》重现。它的背后同样有电视人的操控,郭德纲也一度像楚门一样对被围观感到痛苦,他想要终止这个挑战。只是走向跟电影不同,郭德纲最后在编导以及路人的“鼓励”下,把“被围观”进行了下去。

2018年,陈冠希在北京798艺术区的一个艺术中心里搭建一个透明的玻璃房子,他在那里待了三天,供人拍照和参观,展览名为《我拉和吃都在这儿》。陈冠希自得其乐,他在玻璃房里会客,与所有的游客亲密互动,大方供媒体拍照。这个展览,与其说是探讨公众人物的“隐私”,毋宁说是陈冠希“做自己”的自我宣传。

从谢德庆、郭德纲、陈冠希到这一次的庞宽,可以直观看到:随着影视媒介的发展,“围观与被围观”日渐成为一个显性议题,很多人对“被围观”的态度也从排斥到接纳——他们对“楚门的世界”并非如临大敌,而是自愿走入其中。

庞宽当下所处的直播时代(并非指涉庞宽),则把这种“自愿”体现得淋漓尽致。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直播的门槛不断降低,使直播很快成为一个万亿级市场的风口,一个全民直播的时代正在到来,不仅明星涉足直播,很多素人也渴望经由直播成为“明星”。

可观看的内容增多,但用户的时间并未增多,为了争夺用户有限的时间和注意力,直播的人使出浑身解数,暴露个人隐私,自愿让自己的生活成为“楚门的世界”。甚至这还不够,隐私还必须“景观化”。

庞宽的这场直播,开播几个小时就有一百万人看过,因为庞宽是名人。以法国学者居伊·德波的说法,“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堆积”,而明星本身就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类存在的景观代表”。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当下过着笼中生活,或许他们也在直播、他们的直播更为真实,却没有庞宽的影响力。这就是景观社会的残酷性:痛苦本身也必须“景观化”,才容易引发关注。

刚进入这场直播的观众,发出的最多留言是,“他该怎么上厕所”。只要隐私足够具备猎奇性,就足以成为“景观”,#庞宽上厕所#登上了文娱榜热搜第一。

风声|摇滚乐手直播14天吃喝拉撒,是炒作还是艺术?

如果说《楚门的世界》让我们窥见媒介的暴力,那么直播时代则让我们看到媒介的暴力披上了含情脉脉的面纱,公众渐渐消弭了对它的警觉和敌意,观看得如此心安理得,彼此相安无事。

风声|摇滚乐手直播14天吃喝拉撒,是炒作还是艺术?

隔离生活的隐喻

我们是“楚门的世界”的观众,却很难说庞宽是自动成为“参演者”——就像《楚门的世界》里那些沉浸在演出中的配角;庞宽并不打算一直“演”下去,他与那些以直播隐私为生的人并不相同。何况,联想到当下的背景,庞宽此次直播也自有内涵。

新冠变种毒株再次肆虐,中国很多城市处于封控或管控状态,很多人要么被封控在家,要么作为密接隔离,亦或者成为感染者被隔离在方舱。隔离中的人足不出户,就如同庞宽的活动区域限制在“方台”上;隔离的时间主要是7+7,等于庞宽的14天;住在方舱里的人,睡的行军床,夜里灯火通明,就像画廊的灯一直亮着,方台上的庞宽也无隐私可言;哪怕是家财万贯,如若被隔离,种种非必要的需求都会被暂时割舍和剔除,就像庞宽14天的饮食已经限定好了……

原本,这个在画廊里的行为艺术是开放给公众现场观看的,第一天下午直播开始时,也的确有很多网友闻讯赶来围观。但第二天,当庞宽一众滚圈朋友赶去画廊探望庞宽时,发现因为北京的疫情防控,画廊关门了。在朝阳区全员核酸时,也有工作人员进去帮庞宽做核酸。这一切,让庞宽的行为艺术愈加接近真实的隔离。

因此,庞宽这次直播是“楚门的世界”,这是第一个层面;而第二个层面是,《拜拜迪斯科》是一部《楚门的世界》。如果说电影是让观众看到媒介侵犯个人隐私的暴力,那么经由《拜拜迪斯科》,人们也可以看到隔离与隐私、权利、自由的关系。隔离是为了防范病毒,但我们需要让渡多少?

风声|摇滚乐手直播14天吃喝拉撒,是炒作还是艺术?

只不过,如果说电影有语言,那么《拜拜迪斯科》是无声电影,它不是以念白为语言、也不是以文字为语言。“无声”本身并不直露地表达什么,它的一切都是空白的、暧昧的、富有歧义的。如若遭到外力的干涉,画廊主理人完全可以辩解:庞宽只是纯粹的行为艺术,就像以前很多人玩过的那样,所谓的“隔离”隐喻只是网友的“过度阐释”,与庞宽无关,庞宽自始至终没有说什么。

这场行为艺术,也就回到了行为艺术的初衷——以身体为媒介和手段的艺术表达。身体不仅仅是一个生理符号,也是一个语言符号,以身体的遭遇反映现实、展示想法。

风声|摇滚乐手直播14天吃喝拉撒,是炒作还是艺术?

遭受痛苦才能表达痛苦?

庞宽的这次直播,在艺术圈引发两极讨论,有些让人始料未及。其中批评的声音不在少数,集中的一点是:庞宽这“隔离”生活,一点也不痛苦。你看他有红酒,有香水,带了好几套party的衣服,可以葛优躺刷手机,可以伴着音乐舞蹈……

假若没有疫情这个背景,《拜拜迪斯科》可以被看作是一部“不求上进的宅男”(有一部讲述日本宅女的电影《不求上进的玉子》),这小日子悠哉乐哉。

疫情的背景让《拜拜迪斯科》有更多意味,庞宽的舒适自在,或许也会让那些经历抢菜、看病难、担心被拉去不完善的方舱隔离的人提出异议:这不是现实,这是“反现实”。

策展人沈奇岚认为,庞宽的这个表达是自洽的,但她也温和地指出“这个行为艺术作品有点虚弱”,沈奇岚此刻就正在上海,她吃过发芽土豆和发霉包菜。她说:“《拜拜迪斯科》的14天直播更多的是表演性。因为艺术家并不痛苦,也没有被社会上的各种权力摆弄,任何行政力量尚未进入他的2.5×2.5米。他的身体是自由的,意志也是自由的。这个14天并不会改变他的人生,因为他并没有真正的生存危机。”

这牵涉出的一个纷争是:痛苦该如何表达。是否表达者本身也是痛苦的,他对痛苦经验的表达才是“道德”的、有说服力的?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批艺术家为反映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打破古典的审美范式,艺术形式更为直接、大胆、个性化,艺术家在表达时也充满自我剥削和自我虐待。比如谢德庆的《笼子》,为期一年的苦行僧生活非常残酷,当谢德庆完成这场行为艺术后,他苍白虚弱,语言能力差点消失,也异常敏感,很长时间才恢复过来。谢德庆另外三个分别耗时一年的行为艺术《打卡》(一年中每一天每个小时打卡一次)、《户外》(一整年生活在户外,不进入任何遮蔽物)、《绳子》(一条8英尺长的绳子绑住他与一个女艺术家,两人一年共处一室,却不能有任何身体接触),在实践过程中都非常痛苦,艺术家本身就是在“受难”。他以自身的受难,表达现代人本质性的生存苦难。

风声|摇滚乐手直播14天吃喝拉撒,是炒作还是艺术?

这样的艺术家让人钦佩。只不过,以艺术家是否受难,来论证他的苦难表达是否有说服力,颇难让人苟同。这是一种道德主义的评价框架,过于诛心了。按照这个逻辑推演下去,难道一个舒服地生活在非疫区的人,就不能为疫区民众的困难鼓与呼。

并且,行为艺术已有太多走火入魔的负面案例,恰恰证明了这种道德主义评价框架的缺陷。一些所谓的艺术家,为了表达痛苦,让行为艺术充斥着各种反文明、反伦理的内容,譬如血腥、色情、暴力、自残等,让受众第一眼就产生生理性反胃。如果表达丑陋就必须把更丑陋的东西简单粗暴地呈现出来、表达痛苦就要拼命自虐,仿佛只要足够没下限、自虐得够惨就能够成为艺术家,这何尝不是对艺术的误读?

行为艺术不是比苦比惨比极端——很多受众因此远离了当代艺术,切莫再掉入这个坑里了。

事实上,庞宽一开始是打算挑战一天一个土豆的饮食计划,在朋友的劝阻下才有了现在的还算丰富多样的餐饮。人们经常是自相矛盾的:我们有时忽略艺术的力量,把艺术贬得一文不值;有时又要求艺术承担无限责任,对艺术抱有过高的要求,要求它负荷起全世界的苦难。

艺术并不负责解决现实问题,哪怕是最伟大的艺术,也可能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就如同我们很难说《红楼梦》《金瓶梅》为某个具体的现实问题提供了解答。如果粗暴地以为艺术的价值在于解决多少现实问题,那么工具书岂不成了最伟大的艺术?艺术的意义之一是,它以审美手段,记录现实、呈现现实、反思现实;艺术家的责任感是,为了发出声音,不惜沦为“景观”。

《拜拜迪斯科》不会打动所有人、也可能是速朽的,但它的意义在于,它是共时性艺术,或许会有一部分隔离中的人,在观看中感受到共鸣;有一部分非疫区的观众,从中更直观地感受到隔离的孤独和失去;当文字容易消失时,身体表达的暧昧性和歧义性则拓宽了言说的空间。《拜拜迪斯科》不完美,却也绝非“作秀”“炒作”可以概括的。

作者曾于里,系青年文化评论者。

主编|萧轶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相关:

顿涅茨克:西标的目的乌供给的大部门刀兵无法使用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5月7日报道,顿涅茨克地区领导人顾问扬·加金表示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的武器中有很大一部分不能使用。他称:“欧洲伙伴在非无偿基础上转让给乌克兰的军事装备和各种系统的弹药,有很大一部分是..

尼加拉瓜总统:乌克兰危机根源是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当地时间5月4日,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表示,乌克兰危机的根源是美国推行单边主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试图利用乌克兰局势削弱俄罗斯。自动播放奥尔特加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这就说明,这并不..

上一篇: 澜沧古茶转道港股,3000亿茶市场上,A股“茶叶第一股”难产
下一篇: 浙江安吉白茶“漂流记”:“一片叶子”演绎共富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