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台籍人大代血液制品 表邹振球:大陆台企可享受RCEP优惠


更新日期:2022-03-10 22:31:00来源:网络点击:1837926

编者按:在台海危机甚嚣尘上的当下,两岸如何融合发展成为了近期重要的议题。有哪些来自台胞的声音被带到了今年的“两会”上?与地理距离更近的福建省相比,江苏省在服务台胞就业创业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工作有何特色?如何进一步拉近两岸民心,特别是青年人之间的距离?如何增强台湾青年留在大陆发展的信心?带着这些问题,凤凰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邹振球。

全国人大代表邹振球

凤凰两会记者:您今年一年的履职带来了哪些最新的建议?

邹振球:有几个方面的建议:一个是我们本身是做对台工作的,对台这一块我们特别关注,有两个关于对台方面的建议;还有就是关于现在对外产业链的发展,就是跨境电商,怎么样促进跨境电商,加强产业链的打造这个方面的,还有一个现在不是说我们制造业发展,还有一个是我们现在不是提倡数字经济吗?怎么样把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还有包括智慧养老,怎么样加强对老年病人的人性化服务方面的,这几个方面的建议。

对台方面的建议,其中一个是,加强政府和市场的协同作用,促进两岸经济的融合发展。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呢?因为发展了这么多年,我们有的台资企业,在当地,因为规划、环保,还包括现代技术的发展等不同,可能发展遇到了一定的瓶颈,包括人力成本的增加,实际上对我们台资企业的转型升级,怎么样提质增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这两年来疫情的影响,包括国际物流链的影响,对我们整个所有的企业,不光是台资企业,影响都很大。那就是说我们现在要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这样一个发展的新格局,怎么让台资企业在这种发展新格局中能够健康地成长,从这个方面就是我们希望能够政府发挥这种指导和协调的作用,搭建起为台资企业服务的平台,然后我们发挥市场资源的配置作用,让上下游产业链能够很好地配合,我们台资企业在里面就可以很好地去发展,对他们提质增效、转型发展都是有好处的,特别是我们的“十四五”规划提出来,我们要加强对台资企业的扶助,实际上台资企业在我们“十四五”规划后续的发展中应该是能有非常大的空间的,主要是从这方面考虑。

凤凰两会记者:在江苏的台胞台企也非常多,您觉得台胞台企应该如何抓住“十四五”发展机遇双循环新的发展格局?

邹振球:实际上在我跟台胞的交流中,他们也非常地关注这个问题,我也问了很多这方面的问题,我说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你们有什么想法或者有什么需求?希望政府能为你们做什么?我提这样的问题。然后很多台胞他们是这样告诉我的,就是说希望政府给我们更多就是政策产业上的指导,因为毕竟“十四五”规划,它规划很大,我们作为台胞,台资或者它从事的某一个行业领域,怎么能够从中找到这种契机,这个我们也跟政府部门提出来了。比如说在江苏,它也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我还和一些台湾青年,就是创业就业的台湾青年进行交流的时候,我也问他们,实际上我觉得有的台湾青年他们还是非常有思想,他说现在国家这个产业政策出来了,实际上我们很好的一点就是什么,我们要深入地去学习“十四五”规划,去了解这个内容,我们跟着国家制订的方向去走的话,那肯定没有错的,我觉得他们在这方面的思考还是很有思想的。

凤凰两会记者:在您日常调研当中,是比较关注中小微企业和台青创业这方面吗?我刚才听到您提到了台青创业方面。

邹振球:对,作为我们台联的工作对象,实际上我们说实在的,那些大的台商台企,他们可能关注的这个领域更大,而且对他们这个企业的一些支持指导有当地的政府部门的领导,还有很多的对台部门,真正实际上就是少受到关注的,应该是这些台资的小微企业,实际上他们更需要去关注。所以我们从我们关注的角度,我们更关注这些小的台企,小的台商,包括台青创业就业者,他们有些什么需求,然后我们去向政府部门去进行一些呼吁,是这样的。

凤凰两会记者:那在这一年的调研当中,您收集了哪些台胞的问题,您又将哪些台胞的声音带到了我们今天的“两会”?

邹振球:比如说我们台胞在他们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原来一代台胞来的时候,年纪慢慢变大了,然后有些二代台胞,他们来接班了,这种情况在江苏也是比较多的,那我们在调研中就了解到,他们现在最希望的是能够和当地的企业进行更多的交流,这样的话对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了解会更清楚,这也更有利于在整个大陆市场去了解他们的发展方向和了解原材料成本的来向和一个价格,这样的话对他们的发展会更有好处,他们特别希望能够加入到大陆当地的一些行业协会里面,这样的话,有了交流平台,他们就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能够促进他们的良性的发展。

凤凰两会记者:我看到了,可能台商一代和二代他们的不同、变化非常大。在江苏特别是昆山有很多基础产业的台湾企业,很多的工厂。最近也是RCEP开始实施了,由于民进党当局的阻挠,台湾本地是无缘RCEP,但是在大陆的台企可以充分地享受RCEP成员方关税以及原产地规则的优惠,这会不会助推更多的台湾企业来大陆投资兴业?

邹振球:我想这个是肯定的,因为大陆这些年的发展,势头非常好。现在我们也看到,台湾它也想加入一些国际的一些所谓贸易的平台、贸易的组织,实际上难度是非常大的,然后像中国和东盟这样的RCEP,实际上对台湾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但是加入这个RCEP,主权国家才有这个权利,那这样的情况下,现在台湾当局它不承认两岸同属一中,它肯定暂时它是没办法加入进来的。那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台商,他也看到了这个RCEP的这个市场的前景,因为这个市场的规模应该是说占了全世界的应该是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样一个体量,这对所有的企业来说吸引力都是非常大的,一定也是非常吸引台资企业的。我相信应该是有更多的台资企业今后会到大陆来,来想办法来享受这个RCEP的这种优惠

凤凰两会记者:我们知道福建离台湾很近,福建有很多的优势,同时也是鼓励先行先试。那么江苏有哪些优势,怎么做出我们江苏特色呢?

邹振球:我打个比方说吧,就是江苏的营商环境可以说是非常好,我在这里也宣传一下江苏。江苏本身就是台资投资的高地,台资企业也是在大陆最多的省份之一。江苏的台资企业为什么会在江苏发展得这么好,跟江苏的营商环境非常有关。在苏州、昆山,在南京,现在在淮安,都有众多的台资企业,他们都能够感受到就是当地政府部门和一些职能部门的一些干部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在江苏我们有一句话,我们为台商台资提供的服务是保姆式的服务,这让台商确实感到在这边非常地贴心,然后我们有的时候去调研,特别是前两年,去年、前年疫情发生以后,对于企业的影响都非常大,我去走访台资企业,我就问他们,我说是不是有很多部门来到你们这儿来调研,他说确实是,我问他问的是什么问题呢?我说他们来调研的时候会不会给你增添很多麻烦,然后他回答我,他说不会,他说我感觉到非常地温暖,他们都来问我这个时候需要什么,需要政府能够帮助台资企业做什么,这样的话对他们来说真正地感受到一种家的感觉,就是说这种营商环境,包括现在后面的发展,各个部门对于台资企业在江苏的发展都倾注了非常非常多的心血。

凤凰两会记者:我看您之前在“两会”当中也非常关注三十一条国家政策的落地情况,江苏的落地怎么样?

邹振球:在江苏的落地总体情况非常好,因为我们讲对台这些,一些相关的政策,我们包括很多的内容,包括三十一条、二十六条、二十二条、十一条,还有包括台湾居民居住证这些情况,实际上我在跟他们调研的时候,我说你们现在对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他们现在反映得比较多的可能还是一个居民居住证的使用,现在在江苏应该已经非常好了,但是还是有一些,比如说像在一些APP的使用上面,还会有一些不方便,他们希望政府部门能更好地落实这一块工作。至于在其他的政策方面,有的政策的落实它也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它不是说今天政策推出来,马上就能够立马就解决,这个我也跟我们一些台商朋友进行一些解释,他们也充分地理解,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相应的政策应该会很好地落实落细的。

凤凰两会记者:我们知道文化交流是促进我们两岸青年心灵契合的一个纽带,然后我们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愿景目标中提出,要共同弘扬我们的中华文化,您认为我们的两岸应该如何共同努力来弘扬我们的中华文化,搭起我们两岸青年的一个距离呢?

邹振球: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知道这么多年来,台湾当局一直在推行 “去中国化”教育,实际上这对两岸的相互了解产生了非常大的不好的影响。实际上在岛内有很多人是有非常的忧虑,我经常会在微信上和一些岛内的人士进行沟通,他们非常的忧虑,就是说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实际上后面就是这个我们后代这种文化的联系就越来越少了,实际上这是两岸都非常关心和忧虑的一件事情

但实际上现在我们在比如说在江苏我了解的一些情况,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一些交流,而且也有很多台湾青年非常有想法的台湾青年,在做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一些创意产业,或者是和中国历史文化有很深渊源的一些产业。我打个比方说,我知道我不知道大家了解不了解南京的云锦。不知道吗?南京的云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前皇帝穿的龙袍的面料,这个是非常高级的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应该属于丝绸这一类的,但是它跟丝绸它也不一样,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有个专门的云锦研究所,我所知道的现在在南京云锦研究所就有一个台胞团队,就是从岛内来的。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一个是首先非常感兴趣,而且也希望通过他们自己的这种工作,能够为云锦的文化的传承能够做出他们自己的努力,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就两岸同胞共同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一个很好的一个诠释和继承下去。

南京云锦图案

凤凰两会记者:我们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愿景目标中提出,就是要加强我们两岸基层和青少年的交流。在这方面咱们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您认为应该如何增进我们的青年交流,增强台湾青年留在大陆发展的信心?谢谢!

邹振球:实际上我觉得应该还是要让岛内的同胞更多的了解大陆,我们接触了很多岛内的青年台胞,我们现在做了很多的工作,除了我们平时一些节假日,包括什么元宵、春节、中秋,这样一些联络联谊活动以外,我们现在想的更多的呢是怎么让他在这边有一些特殊的感受,能够对他们在大陆的发展有更多的帮助。你比如说我们去年我们办了一个活动叫台湾青年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研习营,那这个研习营受到了他们非常的欢迎,能力提升,那在这边创业、就业能力提升,那涉及到很多方面,而且我们就是这个邀请了在南京很多高校的台湾学生,他们学的专业是不同的专业。有学中医药的,有学电子的,不同的专业,那我们在这样一个研习营上,怎么样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收获,我们又费了很多的脑筋,我们请了很多的老师,很多行业、专业领域里面的,包括企业界的、银行界的,包括传统文化方面的。我们在不同的,从不同的角度给他们传授知识,介绍在江苏、在南京的这些发展情况,这些学生都非常的感兴趣,而且在结业的时候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我觉得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

凤凰两会记者:我们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让台湾同胞共享我们的发展机遇,今年是我们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今年已经过去一段时间,您认为台湾同胞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获得了哪些机会有哪些机遇,然后获得了哪些成长?

邹振球:因为十四五规划一共有五年时间,首先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属于一个了解的一个阶段,我记得我跟一个台青在聊天的时候,他的一席话让我还是蛮有感触的。他说十四五规划提出来了以后,他说我们很多的年轻人很茫然,他们不知道该做什么,他说实际上从我的角度来说的话,我是觉得自己的这个知识不够,我非常努力地去学习,然后我去听各种讲座,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各种讲座,我去了解十四五在产业方面发展这个方向。后来我问他,我说你以前你是学什么、你是做什么出身的?他说我以前是职业运动员,后来当时我听了就非常的惊讶,因为他现在在做什么?他现在在做IT产业,数字经济,这个人工智能这方面的。

后来我就非常的惊讶,我说这对你来说这个跨度太大了,你跨界跨的太厉害了,他说是啊,他说社会在发展,而且大陆提这个十四五规划对我们都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这个方向。那我们怎么样融入到这个规划里面去,需要自己去不断地学习,去不断地发展。当然他说我从那个转行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但是我是在不断地学习,他向大陆不断地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我们按照这个指导的意见我们去首先做好自己的知识储备,你才能够在这个发展中去谋得机遇,我觉得他说的非常好。我想这也可能就是对我们今后有一些其他的台湾青年,非常有借鉴作用,就是说像他这样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凤凰两会记者:两岸融合发展是近期重要议题,在疫情下如何做好两岸融合?作为江苏省台联会长,您有哪些案例分享?

邹振球:首先就是我们推出了很多的惠台政策,我们叫享受同等待遇,我觉得在这个同等待遇,享受同等待遇这方面,我们要想办法把它落实落细,要把它做好。那我们在这方面,我们不断地去调研、去了解,了解这个政策的落实落细情况,了解台胞在大陆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他自己的感受情况。我们了解这些情况以后,我们向有关部门去反映,当然我们做的工作也只是其中一部分,有关部门接到我们这些反映以后,他们也非常地重视,他们去不断地改进他们的工作,所以让我们台胞在当地有非常好的体验,各种方面都非常地便利,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就是说,我们要让台胞到大陆、到江苏来了以后,我们有家的感觉,那怎么样才会有家的感觉,那就是我们都是像对待我们自己同胞、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他们,包括在生活上去关心他们,包括在一些产业项目上去帮助支持他们,包括他们就业创业,怎么样去给他们尽量多一些的帮助。所以就是说台胞在江苏,他会感受到这种保姆式的服务。如果你去问他,你现在还有什么需求,或者是还有需要政府能对你做什么的时候,我大多数的情况下我很难得到答案,就是他们现在好像也很难提出什么很具体的问题出来,就是他们政府部门都做得非常好,这也是我通过我们这个调研去了解到的情况。实际上我们通过调研也感受到了,就是我们政府部门做了非常大量的这种工作。

另外从我们江苏台联本身来说,我们开展了很多联络联谊活动,台胞从岛内来到大陆都是离家很远,特别是这两年疫情又反复地突发这种情况,让他们有很多暂时都不能回家。碰到一些节假日,我们会组织一些这种联络联谊活动,比如说元宵、中秋或者是春节,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会邀请他们一起开展一些联络联谊活动,让他们有那种在家的感觉,这是首先是从一种情感上的一种连接。另外还有就是我们帮助他们尽量怎么样去融入到这个大陆的社会里面来,包括在生活中他们有什么问题,我们都想办法去帮助他们去解决,然后他们在工作上有什么想法,我们都愿意去跟他们沟通,包括他们在产业的发展方向上面一些什么想法。包括我们也去了解,还有我们很多的台湾青年,他们很想就是说有更多的舞台、更多的平台,让他们来了解大陆的整个政治、经济各方面的这种发展情况,我觉得这也是他们非常好的一种想法。

我觉得很多台湾青年到大陆来以后,他们实际上有很多方面是不了解的,特别是我们一直说,我们大陆的民主和西方所谓的民主是不一样的,而且现在有很多台青,他们都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参与到了我们的一些政治生活中来,他们会更了解。我也在很多的场合向他们介绍我们大陆民主的这个特点,我说我们是一个过程民主,是全过程的民主。我说你看,台湾就是在选举的时候,你才能投出你那一票,但是在我们大陆决定一个重要的事项之前,我们都经过了很多很多的程序,都听取了很多基层的意见。我们每做出一个决定都不是轻易地做出来的,都是深思熟虑,听取了非常多的意见做出来的,这样的话,我们出台的一些政策、一些措施,才会不会走得太偏,我们才能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去发展,他们非常赞同我们这种做法,说你们这个大陆的民主才真正的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民主

包括他们现在特别希望能够参与更多的一些政治平台,能够更多地去了解,也希望在这种政治平台上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我觉得这也是两岸融合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还有些其他方面,比如说我们怎么样去让他们在,有的是台生,马上面临着毕业了,我们怎么样让这些面临毕业的台生能在大陆能够了解大陆的就业这个市场,怎么样去选择自己的职业,怎么样去对今后自己的发展能够有一个很好的规划,我们就会举办,像我们举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能力提升营,像这样对他们是非常好的帮助。

实际上还有一个方面,比如现在台湾很多青年到大陆来,实际上很多人,年龄都到了对婚恋都需求的这个年龄了,我们也举办了像这种两岸青年的交友活动,让两岸青年在一起开的联络联谊活动,通过相互的认识,然后进而了解,进而最后有的就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这都是我们做的一些工作。

凤凰两会记者:根据《远见》民调,2019年以来,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负面认知上升,您怎么看?您认为如何进一步拉近两岸民心,特别是青年人之间的距离?

邹振球:像那个民调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但是确实是有一种现象,就是因为最近这些年,台湾民进党当局的一些操作,“倚美抗中”,“以疫谋独”,对大陆做出的很多的,应该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进行抹黑和歪曲,然后动用这个网络水军对我们很多的政策、很多的事情进行歪曲和抹黑,我们经常也能够看到,从自媒体上传过来的一些视频,在台湾有很多的政论节目,很多的所谓专家在那个政论节目上大放厥词,他们所描述的对这种现象或者是一种情况,在我们听起来完全是天方夜谭,整个就是笑话,我也不知道这些专家们,他们怎么能够在那个地方,他是看到了还是听到了,还是有什么样的事实,他能够那样去说。所以我觉得现在在台湾的媒体上面非常不正常,不正常的情况就会导致一种什么情况,导致一种对民众的误导,就是老百姓不能够了解到真实的情况。那你刚才讲的这个民调,可能就跟这个有非常大的关系,如果老百姓,你平时耳朵里面听到的、被灌输的都是这些负面的东西,他怎么可能对你有好的印象,我说这方面原因可能是主要原因。

那我们怎么能够才能改变这些呢?那从目前来看的话,岛内我们现在暂时我们还没办法去改变他们,他们要是要宣传,我们只能对他们的那些宣传做出一些反驳,但是我们自己可以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就比如说我们希望能够更多的台胞、台湾青年,能够通过更多的一些媒体去多渠道地去了解大陆,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我觉得每个人,不管是做什么事情,你要有一个自己的一些客观理性的判断,不能听到什么就是什么,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当然我也希望我们大陆的一些媒体能够实事求是地对大陆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宣传,让更多的就是没有到大陆来的台湾的老百姓、台湾青年,能够更多地了解大陆。然后我们特别希望能有更多的台胞、台湾青年能够亲身到大陆来走一走、看一看,那他们就会看见一个真实的大陆,看见真实的大陆以后,他们就会很好地做出自己的判断,我相信。

还有呢,就是我们还有很多已经来到大陆的,对吧?来到大陆了,他们为什么会来到大陆,那肯定是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判断,看到了真实的大陆,我也希望这些真正了解大陆实际情况的,能够对岛内的一些同胞们进行一些正面的宣传。这样的话,我们的两岸同胞认识才会慢慢地接近,然后慢慢增加共识。


相关:

吉林延边敦化市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 行程轨迹发布  3月10日0—13时,吉林延边敦化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轻型)。自3月6日以来,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例(均为轻型)、无症状感染者4例。确诊病例行程轨迹如下:   确诊病例4:   3月3日,在青沟子乡老屯村家..

2022年10位男星官宣成婚!有的水到渠成,有的出人意料真正的大瓜是没有任何征兆的!27岁的许魏洲在13点14分晒出结婚证:“人生有幸,唯你不变。”许魏洲工作室也转发了喜讯:“光阴如梭,此刻正好。祝福Boss!”这可太突然了!许魏洲连女友都没有官宣过,直接就结婚了..

上一篇: 又一喷香港艺人被央视“点名”,我们需要更多的“她”
下一篇: 向地层深处进发二十公里,会有无尽的能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