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城雕建设或成长春特易购 转型发动机


更新日期:2014-09-18 02:29:35来源:网络点击:176690

  日前,中国长春第四届世界雕塑大会的举办引起了世界雕塑界的广泛关注,这场被雕塑家称为雕塑界的“奥林匹克”的盛会此次吸引了来自40个国家的300余名代表。随着长春城市雕塑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这座北方老工业城市的“雕塑现象”为未来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潜在价值。

  不久前,国务院再度重提东北振兴,东北城市面临如何转型升级的问题。长春市在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同时,城雕艺术的发展或成未来长春城市转型发动机。“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经历17载岁月沉淀,长春这个正在向世界雕塑名城迈进的城市,或许正值转型契机。

  雕塑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从1997年举办长春国际雕塑作品展开始,雕塑给城市综合实力带来的潜在价值被长春市委、市政府关注着。以雕塑打造城市名片,在当时看来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决定。2002年,长春市政府第77次常务会决定长春要通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建立雕塑活动的国际平台,完善雕塑作品的创作与积累机制,力争用20年或更长的时间把长春建设成为一座国际雕塑名城。

  “雕塑艺术是城市的神韵。”长春市城市雕塑学会副理事长刘天府介绍说。2003年建成的长春市世界雕塑公园与颐和园、拙政园等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典园林一起,被列为20个国家重点公园之一。园中不乏雕塑艺术的珍品佳作,成为全国多所大专院校教育、观摩、实验基地,它不只是雕塑从业者的向往,而且吸引了很多来长春的游客。

  “十几年间,长春市民从不懂雕塑,到认识雕塑,喜欢上雕塑,到现在逐渐能读懂雕塑。不走出国门,便能欣赏到不同地域、国家的文化,这对提高市民的文化修养有很大的熏陶作用。”从长春本土走向雕塑世界舞台的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殷小峰对此深有感触。

  长春市城市雕塑规划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林巍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做雕塑是在扶持城市文化品牌,经济价值是潜在的,城市文化品牌的价值不是经济能量化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潜在推动作用不可估量。

  这一点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城雕委副主任、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所看重的,他进一步强调:“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这位在雕塑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雕塑家带领的专家团队一直在为长春城雕艺术质量把关。他发现,长春显然已经具备了这个意识:“我多年与长春市的合作交往过程中发现,他们并没有像很多急于求成的城市一样把经济放在表面。将引来多少人,展览卖出多少作品,建设形成多少产业基地等拧得很紧。教育要投资,文化也要投资。将无形资产慢慢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带来投资以及旅游资源。”

  城雕助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如何挖掘城雕艺术的潜力,使其成为经济转型的抓手,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曾任长春市副市长,现任长春市城市雕塑学会理事长的王学战表示,未来城雕在长春城市转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王学战对本报记者表示:“国务院批复的长春市总体规划中提到,要创建有特色的长春国际雕塑城,这正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17年的坚持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就,今后的目标是巩固成果、创新提高、重质求精。”

  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强国提升到战略层面,近年来,国家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不断深入,这在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很多城市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今天,无疑为我国经济转型点燃了“文化引擎”。

  在中国雕塑协会副会长、全国城雕委艺委会副主任孙振华看来,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春很快在我国奠定了“汽车城”、“电影城”、“森林城”、“人文科技城”等形象,这说明长春有做文化产业的基础。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城市都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发展城市雕塑可以作为长春市转型的一个推动力。

  与其他产业不同,打造城市文化名片需要的培育周期更长以及良好的市场基础和民众认可度。而长春经过17年的探索,雕塑展和雕塑公园所积累下的影响力都有利于长春雕塑的下一步发展。

  在林巍看来,打造国际雕塑城,除了在艺术品的质量、数量、时间跨度、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有所要求,更重要的是它应是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在学术上有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雕塑家认可的舞台,这就需要时间的积累,长春正在不懈地朝这个方向努力。

  林巍对于长春雕塑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市民热爱城雕艺术、历届政府支持城雕工作、专家把关作品质量。未来的目标是,通过不断积累把长春打造成国际雕塑平台,进而发掘雕塑拍卖、雕塑衍生品等高端经济价值,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DF145)


相关:

英国失业率刷新近6年来最低纪录  英国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称,今年5月至7月英国失业率为6.2%,低于4月至6月的6.4%,再次刷新2008年底以来的最低纪录。  数据显示,今年5月至7月,英国总失业人口为202万人,人数比前一季度即今年2月至4月..

福建试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参与基建公共事业  福建将在交通、能源、市政、水利、信息、环保、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养老服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项目方面,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简称PPP)试点。  全省..

上一篇: 天然气价改 半数省份按兵不动
下一篇: 甘肃交通系统4官员落马 天定高速曾陷“质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