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广东创建首个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示范专辑下载 省


更新日期:2013-12-03 01:03:52来源:网络点击:1734

  25日,省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广州举行了《关于共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示范省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推动城乡规划创新转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等领域全面深化省部合作,力争到2020年,广东省城市低碳生态建设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明显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节能减排工作和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突出,成为全国领先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示范省。

  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广东是全国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内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省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给予大力支持,共同实现省部合作的各项目标。

  仪式后,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朱小丹会见了姜伟新。胡春华说,这次省部签署《关于共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示范省合作框架协议》对于广东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广东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导下,按照协议的要求认真做好工作,努力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据了解,广东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将重点从城市空间布局、低碳交通、能源体系、绿色建筑和生态系统等五大关键领域推进。这将给广东带来什么?南粤百姓的关切将得到什么样的变化?

  “碳规”引导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广东谋划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将以规划为统领,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城镇化道路,探索适应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策略,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多中心、网络化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以及组团式、紧凑型城市空间形态。今年6月,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在视察茂名、云浮时指出要努力建设现代化绿色低碳城市,要完善规划体系,编制好“碳规”,系统建设好生态环境,并大力推广绿色建筑。

  “碳规”,这是广东创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示范省的一大亮点,就是在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这“三规”的基础上,探索研究编制“碳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广东将创新城乡规划编制方法,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体系和协调机制,按照“以功能定项目、以项目定指标、以指标定控规”的原则,从区域发展、环境安全、产业布局、资源利用等方面加强科学调控。完善“碳规”体系,关键要建立符合广东实际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评价指标,指导各地研究编制实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将低碳生态的主要目标和技术指标落实到各层次法定城乡规划之中。

  广东将制定城乡规划管理落实低碳生态要求的工作规程,并以珠三角为试点,健全从规划编制到实施全过程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管理机制,并将总结光明新区、深圳前海、中新广州知识城的经验,形成符合广东特点的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标准,指导有条件的城市建设绿色生态城区。

  有专家表示,广东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发展不均衡、能源资源消耗增长过快、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交通拥堵严重、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约束加强等问题。“碳规”对于快速粗放的发展模式进行约束和调整转型。同时,将对生态和环境的关注要点纳入总体规划等法定城乡规划,将对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更加清晰明确的规定。

  试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根据《协议》,广东将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积极发展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建设城市步行、自行车“绿道”,试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全部无害化低能耗自循环处理和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加快构建绿地生态网络等。

  “摒弃‘以车为本’的陈规,构筑多样化的交通体系和可步行城市。”在正在制定的《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指引》中提到,有条件的城市加快建设BRT、轨道交通等大运量通勤系统及设施,完善城市快速公交、轨道交通管理,提高公共交通线网密度,鼓励并扩大公交出行;推广绿色交通工具和智能交通系统应用,规划零排放公交线路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气)区,减少交通碳排放。

  同时,将建立低碳化能源供应体系。推动能源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扩大清洁能源应用比例,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积极推动分布式能源建设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将分布式能源站点规划纳入各级城乡规划,引导分布式能源项目应用和合同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探索“智慧能网”技术在能源供应系统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让“城市降温”

  节能减排,是当下最热的话题之一。据调查,建筑能耗因大约占到全社会能耗40%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逾两成,而目前在我国既有的约430亿平方米的建筑中,仅有4%的建筑采用了先进的能源效率改进措施。

  近日省政府发布的《广东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十二五”期末全省累计建成绿色建筑4000万平方米以上的目标。

  为此,广东提出,将建立全国领先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和指标体系,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实施“城市降温”行动。

  据悉,为落实新建建筑节能工作,提高施工阶段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率,广东正研究制定全省65%的建筑节能标准实施细则;出台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按照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的原则,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建筑;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制定公共建筑的能耗定额,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改造的相关政策,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试点工作。

  按照要求,2014年起,全省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新建的学校、医院、博物院、体育馆等建筑物和其他公益性建筑项目,以及广州、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推进全省旧社区低碳生态化改造;支持广州、深圳等城市创建高标准建筑节能示范区等。

  此外,广东在完善财政激励政策、用电指标定额,容积率奖励和土地出让等方面进行创新型政策支撑体系。

  钱从何来?

  强化资金保障,引导多元投资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方面提出,“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

  根据《协议》,住建部将指导广东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机制和融资模式。广东拟设立专项资金,借鉴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推进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的奖励办法,以及广东绿道建设的成功经验,由省财政设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专项资金,保障制度设计、政策储备、技术研究、培训推广、督促考核等工作的开展。

  针对示范工程和试点项目建设,广东将设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扶持资金,出台扶持资金申报、评审及管理的有关办法。

  同时,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实施市政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符合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经营;通过BT、BOT、TOT和PPP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鼓励城市采取企业招商引资,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扩大创投、工业债权等基金规模,以及金融机构加大信贷供给等举措,支持低碳重点工程、低碳产品和技术的推广运用。

  此外,广东将完善碳排放交易机制,推动碳金融发展。

  制度保障:

  加强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估

  继成为在全国率先启动“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的省份之一后,又成为首批国家低碳试点省,广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继续先行先试,如何切实落实,如何制度保障?

  根据《协议》,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定期发布《广东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示范省建设白皮书》,评估建设成效,推动社会共同参与和关注低碳生态城市示范省建设。

  同时,广东拟参照绿道网建设的模式,建立“省统筹指导,地方建设为主”的工作机制。省加强统筹指导,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大力推动各市开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省政府还将出台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政策文件,明确责任部门,落实任务分工。

  此外,建立工作考核机制。依据《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绩效考核》和《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工作绩效考核》,结合《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开展监督、考核。二是加强监督检查。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各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检查督促工作,负责对口联系、检查督促各示范工程和试点项目建设情况,并定期公布各地实施情况。

(责任编辑:DF118)


相关:

券商百感交集“11·30”  2013年11月30日,证监会关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国务院关于优先股方面的政策突然公布。  消息传来,券商投行部齐欢庆,喜迎IPO开闸,并感叹终于不用再死磕钱少活多的新三板 .  而券商各大研究所的策略分析..

8.14亿收购未盈利子公司 和邦股份遭机构抛售   停牌两个多月的和邦股份 (603077.SH)于上周五复牌,从当日的市场表现来看,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预案似乎并未得到投资者认可。  上海证券交易所11月29日龙虎榜数据显示,和邦股份前五大卖出席位中有四位..

上一篇: 广州本地乳企12月齐涨价 预涨价是行业惯例
下一篇: 网购火车票选中国银联在线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