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青藏高原东部门户健组词 各族儿女心手相连: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更新日期:2020-06-05 16:45:50来源:网络点击:1619248

  中新网青海海东6月5日电 题:青藏高原东部门户各族儿女心手相连: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作者 海轩

  藏族汉子朱成正的妻子病故后,村里回族、撒拉族乡亲捐钱,帮他家料理后事……

  回族老人苏努古患胆结石,需手术。村干部和村民们得知这一消息,自发捐款,让老人及时治疗……

图为青海海东拉面师傅展示手艺。(资料图) 李玉峰 摄 图为青海海东拉面师傅展示手艺。(资料图) 李玉峰 摄

  土族汉子李仁英,数十年赡养汉族老人李长旺,十里八乡成美谈。靠打工挣钱的李仁英说,“我不图什么,赡养不幸的老人,是我和他的缘分……”

  这是汉、藏、蒙、回、土、撒拉等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青藏高原东部门户——青海省海东市“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生动实践。当地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区,是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缩小版”,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文化交流:美人之美

  近两年,海东市精心打造“青海年·醉海东”文化品牌,各民族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图为青海海东各界义务植树。(资料图) 李玉峰 摄 图为青海海东各界义务植树。(资料图) 李玉峰 摄

  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头戴白顶帽的回族青年和身穿藏袍的藏族汉子同场拼射艺;在海东市乐都区和互助土族自治县,“最长的鼓队列”和“最多人挽臂链式交杯”,成功创造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如今,“青海年·醉海东”品牌成为世界了解青海河湟民族民间文化的最佳平台,成为全省文化旅游的“金名片”,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和海东发展史上的“新坐标”。

  海东市文旅部门负责人说,当地积极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互鉴融通。

  共同发展:美美与共

  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曾出土“人类第一碗面条”。如今,海东市在全国各地培育了一支“拉面大军”,年产值百亿元,“拉”出了贫困民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还“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距离。

  在河南安阳开拉面店的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的务工人员冶乙卜拉,为连夜清扫城市的环卫工免费提供拉面;在湖北荆门经营拉面店的27岁小伙马辉军拾金不昧,将捡到的5万元现金如数归还失主,还长期为当地环卫工人、困难群体免费提供“爱心拉面”。

  2017年,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自治县中率先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目前,海东6县区均实现整体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如今,海东始终保持公共财政继续向城乡弱势群体、基础薄弱行业、民生薄弱领域倾斜,各项民生支出占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切实解决了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民众牵肠挂肚的烦心事、操心事。

  生态建设:百万人植树“大会战”

  2017年以来,海东市连续多年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春、秋两季义务植树造林百万人“大会战”,涉及干部职工、农民、宗教界人士、驻市部队官兵、学生等,累计参加人数超过300万人(次),参与规模开创历史,国土绿化三年行动计划超额收官,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贡献了海东力量。

  在植树现场,海东宗教界人士扛着树苗、挥着铁锹,以实际行动争做绿色家园的实践者和保护者。

  “我们佛教界历来就有植树造林,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传统,”曾参与植树的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扎隆寺僧人嘉仪·洛藏公却三排说,“每年春、秋两季,我们都会鼓励僧人和信众在寺院、村庄周边植树,但愿大家得到清凉,享受健康。”

  “民族团结的人民最幸福,民族团结的果实最甜蜜,民族团结的声音最有力。”青海省大人常委会副主任、海东市委书记鸟成云说。(完)

【编辑:郭梦媛】

相关:

摄影师谈《沙丘》 坦承拍摄技巧受到《星战》影响 正在等待复工的科幻巨制《沙丘》,无疑是好莱坞最热门的影片之一。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本片的摄影师格雷格·弗莱瑟就坦承,《沙丘》和《星球大战》系列,在很多场景与拍摄技巧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他却并不..

影院复工看什么 就决定是《绝地战警:疾速追击》了《绝地战警:疾速追击》电影海报前段时间因疫情影响,全球电影产业遭到重创。但是随着疫情的渐渐消退,影院复工在即,看什么电影就变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既有好的口碑,又可以释放压抑心情的影片,成为了大家的选..

上一篇: 内蒙古干旱面积超四成 牧区旱情严峻
下一篇: 北京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将降为三级 还用戴口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