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江苏首创国家sama385 救助“微平台”:千里“速递”司法温暖


更新日期:2019-12-31 20:13:38来源:网络点击:1526207

  中新网南京12月31日电 (记者 申冉)失去“顶梁柱”的受害家庭,嗷嗷待哺的幼童……为了让国家司法救助尽快送到迫切需要的人群身边,“互联网+”令司法机关与需求救助人群之间即使远隔千里,也能“一键速递”温暖。31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向社会通报,该省检察机关在“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创新性地首创了智慧救助“微平台”,大幅减少了异地援助申请人来回奔波的辛苦和费用。

  国家司法救助是中国保障民生、维护正义、救助危困、促进和谐的重要司法制度之一。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是指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当事人采取的辅助性救济措施,对象为被害人因遭受犯罪侵害致使人身、财产损失,家庭生活困难的,举报人、证人等因打击报复致使人身财产遭受损失的,以及因交通肇事等民事侵权行为造成人身伤害得不到赔偿的等几类情形。

  据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三顺介绍,该省检察机关近年来积极履行国家司法救助职能。据统计,2016年以来,江苏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4422件,发放救助金4697.67万元,案件数量逐年攀升。其中,2019年1月至11月共司法救助案件1261件,发放救助金1479.61万元,救助金同比上升34.27%,为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1624人提供了救助、帮扶。

  为了方便救助申请人提交救助申请,高效、规范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江苏常熟市检察院在全国率先创新研发了“国家司法救助智慧平台”软件。

  江苏常熟市检察院检察长夏军告诉记者,该软件集远程救助申请、办理进度查询、救助评估等功能为一体,有效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了司法救助规范化、标准化。

  目前,该软件已在苏州全市推广运行。在苏州市检察院办理的王某申请国家司法救助案中,申请人王某家在外省山区,若到苏州提交申请,不仅要花费不少路费,还需要等待漫长的办理周期,对原本就贫困的王某来说未免是“远水救不了近渴”。为此,苏州市检察院在线指导王某通过手机拍摄申请材料,上传至该院的“国家司法救助智慧平台”,完成了申请提交。苏州市检察院在平台办理通过后,王某很快就获得了司法救助金。

  2019年6月,王某致信苏州市检察院,衷心感谢检察机关对其的关心救助,使其重树了生活的信心。

  “该软件在苏州全市运行以来,司法救助个案平均办理周期缩短了一半,大大提升了办案效率。”李三顺表示,该软件还有助于通过平台的统计分析、辅助决策等功能,实现“科学标准化救助”,不仅保证案件办理的及时,同时有效解决了救助标准化不统一的问题,2020年,江苏全省检察机关将陆续试行该软件。

  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川认为,“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深入发展的时代,运用相关网络数字技术与智慧司法系统,可以有效的提升司法救助效能,解决司法救助异地化等问题,这不仅符合数字法治的发展趋势,也进一步与司法救助快捷、高效、经济的为民服务理念相一致。”(完) 【编辑:郭泽华】

相关:

湖南卖淫窝点藏于机关大院被捣毁:与机关干部不足10米湖南衡阳市衡阳县水利局库区移民事务中心。针对网传“湖南衡阳市衡阳县水利局库区移民事务中心办公大院内藏卖淫场所”一事,衡阳县官方12月31日回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该窝点已被当地警方主动查处,目..

武汉华南海鲜城商户:正营业,若是非典早关门了官方消息称,武汉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大部分是武汉市江汉区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又称“华南海鲜城”)经营户。12月31日上午,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一家店铺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他也听说海鲜城内有人得了肺炎,“我觉得..

上一篇: 全球首个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成功握手
下一篇: 新华网评:不忘来路 阔步向前——写给征途上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