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节气健阿里巴巴批发网官网 康调理热度高涨 国人缘何热衷中医养生


更新日期:2019-12-23 09:30:27来源:网络点击:1522154

  中新网山东东阿12月23日电 (李欣 赵晓)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冬至是一年中阴阳转换和气候转变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冬至熬膏方吃阿胶、按节气服用安宫牛黄丸、贴三伏贴等中医健康调理方式渐成风潮,国人对中医养生的热衷持续升温。

冬至阿胶滋补节至今已连续举办13年。 李欣 摄 冬至阿胶滋补节至今已连续举办13年。 李欣 摄

  在济南瑞华堂中医馆,22日前来开膏方、贴“三九贴”的市民络绎不绝。据该馆创始人郭瑞华介绍,每到冬至,数九寒天开始,是进补身体、预防疾病的最好时节。随着现代人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中医文化的普及,中医传统疗法为更多人所接受。按照中医“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思想,冬至养生保健有助于来年防病、提高抵抗力。

  当天,一场13年不间断的冬至阿胶滋补节在阿胶故乡山东东阿如期举行。与会专家围绕节气养生、中医药文化、中医智慧医养等话题进行探讨交流。

中医养生日趋流行。 胡平华 摄 中医养生日趋流行。 胡平华 摄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出席冬至阿胶滋补节的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表示,中医注重整体,重视环境、心理、社会对健康的影响,强调和谐,认为维护健康治疗疾病就是维护人整体功能的动态平衡,辨证论治,突出治未病,重在未病先防。

  “养生是防火,治病是救火,防火比救火更重要。”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在受访时说,中国自古有讲究四季养生的传统,春生夏长要养阳,秋收冬藏宜养阴。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关于人类生老病死课题的思考和实践总结。古人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遵循天时变化,调养精神、饮食与起居,传承到现在,就是全民倡导的中医健康养生。

  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周杰也认为,新时代的医疗和保健,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的作用向全民自我预防保健发展,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太极等中医保健操等备受养生人士喜爱。 沈旻 摄 太极等中医保健操等备受养生人士喜爱。 沈旻 摄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大自然季节、气候等现象变化划分。按照节气和中医理论,冬至日阴盛至极,阳气初生,负阴抱阳,人们身体开始为新的一年积蓄能力,所以坊间有“冬至进补,春来打虎”的说法。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在健康养生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秦玉峰说,坚持13年举办冬至阿胶滋补节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医药需要大家的呵护、珍爱与守望,期待更多人能够发现和享受中医药的价值。”(完)

【编辑:黄钰涵】

相关:

农业农村部:明年起在长江重点水域实行十年常年禁捕  农业农村部:2020年起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十年常年禁捕   22日,央视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为了强化生物资源保护,我国明年起将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引导退捕渔民转变,持续清..

南阳宛城区回应“农田机井建成6年不通电”:基本属实  中新网12月22日电 据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宛城区土地整理项目遗留问题处置领导小组22日对有关“农田机井建成六年不通电”报道作出情况说明,说明称,确实存在农田机井不通电、项目进展慢等..

上一篇: 多地试点人身损害赔偿城乡统一 告别“同命不同价”
下一篇: 陆川加盟“聿影计划”导师团 助力中国青年编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