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武汉新洲建筑1314奶茶 老板比拼行善 21年爱心捐款逾2亿元


更新日期:2014-08-22 13:41:49来源:网络点击:139315

  新洲,论地区GDP、政府财力、居民收入,在武汉市13个行政区中均在后排。

  但这里却因“慈善之乡”、“教育之乡”,闻名荆楚、享誉全国。

  昨日,一年一度的新洲区慈善助学大会召开,37家爱心企业及其员工,总计捐款813.8万元,共资助736名贫困大学生。其中,建筑企业是捐款的绝对主力,新七建、新八建、高品、常阳新力、卓峰等建筑公司,捐款额均在百万元以上。

  自1993年至今21年来,以当地建筑企业为主的爱心企业、人士,累计捐款逾2亿元,救助贫困大学生、困难群众6万余人次,惠及万千学子。

  2007年该区成立慈善会,8年来接受捐款3000余万元,定向资助当地7000余名大学生,全区无一名大学新生因家贫辍学。无数寒门学子“鱼跃龙门”,改变了个人、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

  这样的善心善举,为何能在新洲蔚然成风?

  建筑老板比拼行善

  新洲慈善捐款连创新高

  据新洲区城建局统计,目前该区拥有国家二级以上资质建筑企业65家,2013年总产值828亿元,上缴利税10.16亿元,占全区GDP的“半壁江山”。其中,项目经理上千人,他们的资产少则百万,多则过亿,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富翁群体。

  这批先富起来的建筑老板,不拼靓车、不比豪宅,而是比谁的捐款多,比谁的行善多,比谁资助的学生多。

  每年高考结束后,新洲区各大建筑集团就会召开助学大会。遍布全国各地的项目经理们都会放下手上的活,尽量赶回来,参与认捐。

  今年,记者参加了新八建、高品、中维世纪等几家公司的认捐会,每一场都激动人心。

  8月8日举行的新八建认捐会一开始,集团党委副书记喻友旺率先表态:个人认捐210万元。随后,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纷纷跟进,认捐数十万元不等。

  接下来是总经理点名认捐,每一位被点名的项目经理要现场表态,今年捐多少。点名的顺序,是按上一年度捐款额的大小。

  这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激励:排名靠前的想保住位置,排名靠后的想往前冲,你喊5万元,我喊10万元,让一场捐资会瞬间变成了“竞捐会”。

  整场下来,全场300多人捐款总额达到858.88万元,从董事长到普通员工,多则上百万元,少则几百元,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心。

  除企业内部的项目经理间会有“比富”心理外,实力相当的企业之间,也会形成攀比:今年的捐款数不能比去年少,自己的捐款数不能比别人少。在这样的心态下,新洲区建筑企业的捐款金额,连年创下新高。

  新洲区慈善会负责人介绍,建筑企业捐款有一部分会定向注入区慈善会,资助新洲本地的贫困大学生和困难群众,另一部分则由企业自行操作,或与媒体合作,用于资助武汉市、湖北省的贫困学生。

  脱贫致富不忘乡邻

  建筑老板热衷反哺家乡

  建筑企业家们的爱心原动力来自何处?

  新洲区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区慈善会副会长刘水泉说,喻友旺、刘先成等建筑老板都是贫苦出身,靠外出打工发家致富,赚钱后接济村邻、回报乡梓,是他们最原始的爱心动力。

  日前,记者前往新洲区建筑企业最为集中的辛冲镇走访。这里距新洲城关不远,面积84平方公里,下辖40个村、2个社区,6.7万居民。

  辛冲镇党委副书记李东平介绍,上世纪该镇境内举水河、沙河十年九溃,“辛冲”由此得名,是全区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穷则思变,迫于生计的辛冲人只能外出务工,靠一把泥刀,闯出一片天地。

  截至目前,辛冲镇注册的大型建筑企业超过10家,年缴税收逾3亿元。全镇3万余劳动力,绝大部分在外从事建筑业,镇上的“建筑能人”超过200名,家家资产过百万。

  辛冲镇因此被评为全国“鲁班镇”,最有名的建筑企业是新七建和新八建,新洲最富爱心的建筑老板刘先成、余宝琳、王国祥、喻友旺、姚科学等人,都来自这里。

  李东平说,上世纪80年代起,这些先富起来的建筑老板,就开始为家乡修桥补路、扶危济困,反哺乡邻。

  记者驱车行驶在辛冲镇的乡间,目之所及,无论是路、桥、楼、灯、电、塘,还是中小学、福利院、卫生院,样样都有他们的爱心凝结。

  镇干部介绍,从1993年起,全镇80多条村级公路,基本都是在建筑老板的资助下建成的,从起初的碎石路到现在的沥青路、水泥路,一条比一条修得宽,一条比一条修得好。

  辛冲镇卫生院,旧楼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盖成的,新八建曾两次出钱全面翻新;新楼是新七建出资三分之一建的,拥有51张病床。院长王水强说,卫生院去年接待门诊病人2.6万人次,住院病人2000多人次。

  跳出宗族、地域“框框”

  喻友旺汇“小爱”为“大爱”

  起初,建筑老板们的爱心多集中于修桥补路等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帮扶的对象往往是同湾或同村的老乡。

  将“小爱”凝成“大爱”,跳出宗族、地域“框框”的,是被吴天祥称为“湖北首善”的喻友旺。

  喻友旺是新八建设集团的党委副书记,其慈善故事早已广为传颂:

  1962年,喻友旺出生在辛冲镇曲背湖村一个农家,因为家贫,6个兄妹弃学务农供他读书。1993年,喻友旺辞职下海搞建筑,历尽磨难赚到了第一桶金—5万元。他拿出其中的8000元,资助村里40多位孤寡老人,开启了个人的慈善之路。

  接下来几年,喻友旺赚了钱,主要给村里修桥补路、访贫问苦。直到听说同村一户郭姓人家,为了供孩子上大学,夫妻偷偷卖血。喻友旺想起早年自己求学的经历,当着全村人的面承诺:

  “以后郭家孩子上学的费用,我全包了!”

  从此,喻友旺将捐资助学当成自己慈善事业的主要目标,资助的范围也从本村、本镇扩大到全区、全市和全省。

  据统计,21年来,喻友旺先后捐资3300余万元,资助了6000余名贫困大学生,其足迹遍布恩施、黄冈等地。

  在喻友旺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新洲建筑企业家,加入慈善助学的队伍。

  在新八建集团内部,董事长刘先成就是喻友旺的坚定支持者。截至目前,该公司向社会捐资捐款累计达1.2亿多元,资助了22000多名贫困大学生,先后被评选为武汉市十大爱心企业、湖北省十大爱心企业、中国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

  一个人影响一家企业,一个企业带动一个行业,一个行业扩散到其他行业、整个新洲社会。喻友旺个人的不懈坚守与人格魅力,推动慈善助学之光,由“一颗星”发展为“满天繁星”。

  记者手记

  慈善红利助推持续善行

  新洲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喻友旺等选择助学为慈善主要目标,并非偶然,而是与新洲当地崇文重教的传统息息相关。

  惟楚有才,黄郡兼半。新洲地处鄂东,原属黄州所辖,自古多才子、重文教。因“孔子问津”而得名的问津文化,更是流传千年。“穷莫丢猪、富莫丢书”,成为新洲人口口相传的民谚。新洲人见面,往往不问“你在哪里发财”,而是问:“你家孩子成绩怎么样,在哪里上大学?”

  同时,爱心企业广受社会尊崇,获得回报,也推动了慈善助学之风的进一步盛行。

  武汉大学副教授尚重生,是武汉市慈善总会委员,观察新洲慈善助学事业已有多年。

  在他看来,新洲区的建筑老板们20多年如一日捐资助学,“简单归结于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还远远不够”。

  他认为,社会、政府、媒体与爱心企业间的良性互动,使爱心企业家们尝到了做慈善的甜头,“慈善红利”成为外在推动力。

  他举例说,新七建、新八建等常年坚持捐款的公司,社会美誉度大大提升,参与市场竞争时往往会取得业主单位的信赖,“大家都会认定,有爱心的企业是有信誉、有实力的企业”。如此一来,就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竞标成本。

  喻友旺深有体会,2009年时他因资金周转困难,贷款30万元进行助学,结果引起武汉本地一家大型企业老板的关注,主动找上门将几亿元的基建工程交给他做。那位老板说,“你做慈善都这么投入、这么认真,我相信你的人品和你的工程质量,你的工程做多了做大了,就有更多的力量做慈善了。”

  政府与爱心企业家之间的良性互动,也是推动力量之一。2007年,新洲区委区政府发起“不让一名贫困大学生失学”的活动,每年动员企业募捐。对于表现突出的爱心人士,会设立杰出爱心奖,在区三级干部大会上,由区委书记和区长亲自颁奖。加上其他政治荣誉、国家公益事业税收减免政策,都成为推动企业家积极投身慈善的现实动因。

(责任编辑:DF150)


相关:

俄太平洋舰队两艘核潜艇正进行现代化升级改装据俄通社塔斯社8月20日报道,来自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的971型“狗鱼-B”级核潜艇“萨马拉”号和“布拉茨克”号将被送到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小星星”船舶维修中心进行现代化升级改装。 到目前为止,太平洋舰队两..

媒体解读官员遭遇撤职原因:钱 酒 公车和女人 云南省委原常委、原昆明市委书记张田欣被中纪委“开除党籍处分,取消其副省级待遇,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张田欣已经59岁,接近退休,“这种处分为他保留了公务员身份,是纪委人性化的考虑”。 (CFP/图) ..

上一篇: 武汉一女业主泼粪物业办公室 疑因不满被催交费
下一篇: 新三板挂牌企业超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