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助推农产品涨玉溪地图 价的五大因素


更新日期:2014-02-07 01:35:28来源:网络点击:12148

  2003-2013年,我国食品平均价格是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的2.5倍,其中肉禽及其制品和鲜菜类价格年均涨幅是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的3.06倍,粮食、水产品、蛋类价格涨幅分别是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的2.8、2.6和2.5倍,水果价格涨幅是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的2.1倍。这些主要农产品价格的涨幅均明显高于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一)供需因素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轮番上涨,累计涨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产品产需缺口扩大。这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农产品生产的自然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引起的。无论是在短期内,还是长期来看,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趋紧的基本态势都无法改变。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农产品供求是紧平衡,其实农产品供应在总量、结构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平衡,供不应求是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

  1、需求方面因素

  (1)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农产品供求变化。从城乡人口数量看,我国农村人口1995年达到顶点之后持续减少,而城镇人口和总人口都持续增加。1995年我国有农村人口85947万人,城镇人口35174万人,分别占人口总数的70.96%和29.04%;2012年底有农村人口64222万人,城镇人口71182万人,分别占人口总数的47.43%和52.57%。这期间城镇人口增加了36008万人而农村人口减少了21725万人。一方面农村人口对城镇人口的供养比例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水平是农民的2-3倍,考虑到城镇人口较高的消费水平,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比加速上升。因此,受城乡人口比和城乡人均消费比持续上升共同影响,最近十几年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比加速上升。这也是影响农产品供求关系、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2)居民膳食结构改善导致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随着居民收入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提高,蛋白质等摄入量会逐步增加。我国居民的饮食消费结构正在并还将发生改变,从过去的以满足居民直接口粮消费向满足猪牛羊等动物饲料粮消费、间接满足居民消费转变。作为蛋白质等来源的肉禽蛋的需求进一步上升,而这将消耗大量粮食生产饲料,从需求面拉动粮食价格上升。2001-2011年间,我国的人均口粮消费量基本稳定,但猪肉消费量增长了20%,禽蛋增长21%,禽肉增长37%,牛奶增长223%。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2011年,我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谷物总共用于饲料生产的数量已经占产量的30%,相比2001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2011年我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谷物产量51183万吨,其中用于饲料生产的数量为15518万吨,而2001年的用量仅为10372万吨。综合来看,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改善对于饲料粮需求的增长将显著大于对口粮需求的减弱作用,对我国粮食的总体需求增长起到了助推作用。

  2、供给方面因素

  在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如果土地和劳动力供给随之增加,或者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产品供给大幅增加,就可以平衡农产品需求压力,缓解食品价格上涨压力。但由于土地资源的制约,我国农产品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其供求的微小波动,就可能引发价格的大幅波动。

  (1)农用土地短缺。国土资源部数据表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2008年底我国耕地面积为12172万公顷,合18.2580亿亩,离18亿亩的耕地红线很近。2009-2012年,全国累计出让土地129.4万公顷,相当于1941万亩,如果不考虑耕地的占补平衡,离18亿亩耕地红线越来越近。2012年我国进口粮食8025万吨、食用植物油845万吨、大豆5838万吨,相当于境外“影子”播种面积7亿亩以上。这说明,我国农用土地实际上处于一种相当紧张的平衡状态中。

  (2)农用土地质量下降。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同时,耕地质量问题也较突出。被用于工业和房地产开发占用的土地多为城市近郊的熟地、高质量土地,而新开垦的土地多在偏远地区,地力贫瘠。而且,水资源的紧张也对农业生产形成不利影响:我国水资源人均可利用量2156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8549立方米的1/4。由于水污染严重,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灌溉。另外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非常不均衡,北方地区严重缺水,而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在北方地区。

  (3)农业劳动力短缺。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农村劳动力不足,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短缺,有文化、懂农业生产技术的劳动力更是极端短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持续提高。

  总体上看,由于土地资源紧张,加之考虑国家粮食安全的因素,我国对于粮食产量重视较多因此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呈现粮食种植面积比重高(2011年占68.1%)且较稳定的特点,但其它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少且受蛛网模型影响,产量波动幅度较大。一旦产量减少,就可能引发价格大幅上涨。

  (二)成本推动因素

  1、劳动力价格的上涨直接向农产品价格传导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加快,农业劳动力稀缺将使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增加,由此导致的人工成本上升将使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演变已经推动中国劳动力市场进入人力成本快速提高阶段,对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上涨产生极大影响,特别是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尤为显著。近几年价格变化呈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大于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涨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服务价格涨幅高于消费品价格涨幅、农产品价格涨幅高于工业品价格涨幅的趋势。

  在农产品生产成本中,人工成本所占比重较大,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必然的趋势。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会出现农产品轮番上涨,从而影响整体农产品的价格水平不断上升。

  2、流通成本增加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

  (1)物流成本增加

  中国商业联合会的资料显示,2005年以来我国物流总成本占当年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8%左右,而西方发达国家同类指标是8%到10%。物流损耗太大、物流成本高直接抬高了农产品价格。运输体系不健全、市场布局不合理则是物流总成本高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国缺乏统一、规范、有序、合理的农副产品流通市场,省与省之间彼此封闭、信息不畅。我们在广东 、广西 、云南 、四川 、湖南调查时,发现了一个怪现象,所有的蔬菜批发市场都说,他们的菜是从山东寿光买过来的,即这些省份的菜都是从山东的寿光转过来的,而不是直接从产地进来的。部分农产品在上到老百姓餐桌之前已经在公路上运输了好几千公里。

  (2)产销的中间流通环节太多导致成本增加

  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过多,是农产品价格高企的一个重要原因。以蔬菜为例,从田间到餐桌,蔬菜要经过菜农、产地收购经纪人、全国或区域流通中心、销往批发市场、超市或社区、消费者这6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污损、装卸、运输、人员成本、资金成本、利润等。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成本将增加5%—10%,加上各种税收和管理费用,流通过长、过多、成本过高。总体算下来,物流环节会将蔬菜价格提高一倍以上。

  3、农资成本上涨

  受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近年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总体呈上涨态势。2003-2011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累计上涨了1.784倍,年均涨幅为6.64%。而反应农业生产的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了2.066倍,年均涨幅为8.4%,据调查,一亩小麦生产资料投入达450元左右:农机收种花费近100元;一季小麦浇三遍水约60元;化肥约220元;农药约60元;种子约10元。按小麦亩产400公斤和目前粮价计算,农资成本抵消了毛收入的56%左右。在蔬菜、水果等农产品领域,同样存在农资成本高涨的现象。

  (三)资本对农产品的炒作影响

  由于农产品价格长期上涨已经成为趋势,导致金融资本纷纷进入农业领域进行炒作,从而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放大。过去每年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一般要到9月份才表现出来,现在很多农产品涨价都提前了,这与资本的炒作有直接的关系。

  金融资本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甚至扭曲了原有的供需关系与价格走势。 虽然很难统计到底有多少“热钱”流入了农产品市场,但从电子交易和期货市场来看,热钱推高农产品价格却是非常明显的事实。

  应该说,农产品的资本化取向改变了以往单纯的消费属性,这种资本化的取向直接导致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有强烈的杠杆效应,价格上涨一点就会马上引起暴涨,从而带来市场的恐慌,使原本供求平衡的市场变得严重不平衡了。因此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资本化取向对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变异的影响。

  (四)国际市场价格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以及我国某些农产品进口量增加、自给率下降,国际市场价格对这些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我国目前靠本国粮食生产只能满足90%至95%的需求,其余差额部分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生产食用油大豆,65%以上需要进口。近两三年的情况已经证明,国际市场大豆和油料涨价,国内的油脂也只能跟着涨价;大豆涨价,豆饼就涨价;豆饼涨价,饲料就涨价;饲料涨价,肉禽蛋奶也都得跟着涨价。

  (五)政府政策引导农产品价格适度稳定性上涨

  农产品价格合理上涨,虽然引起CPI指数走高,但有利于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市场价格在调节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特别是在当前自然灾害频发、主要农产品供求处于紧平衡的形势下,允许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外,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消费的增长,国家也在有序地引导农产品价格的适度合理上涨。这也是近几年国家继续提高小麦、水稻等主要产品最低收购价的重要原因。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可以最直接的方式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达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目标。实践证明,农产品价格指数每上涨1个百分点,农民年人均增收幅度增加0.6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DF111)


相关:

转型推动新兴经济体地位再提升  新兴经济体曾因引领全球经济的发展而备受瞩目。美国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格局悄然变化,新兴经济体的地位与作用成为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2013年全球经济复苏呈分化态势,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率先恢..

中国金融监管改革面临挑战  中国上一轮金融监管改革以1997年年底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为起点。当时针对中国金融体系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中央提出对金融业实现分业监管的目标,并逐步将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从人民银行..

上一篇: 五方面压力不容忽视
下一篇: QE缩减“常态化” 全球金融市场存近忧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