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视 > 正文

东莞环保局 专家谈小鲜肉:应该依存于内在故事逻辑


更新日期:2016-12-30 10:41:16来源:网络点击:664563

吴磊

电视剧市场的波澜起伏跟投资方的盲目和急功近利有关,但市场的最终决定因素还是受众,是文化分层的受众和审美分类的受众,是日益追求更高审美价值的受众。正是在新的受众审美语境下,投资方警觉到了当初的经营策略已经逐渐拉开了与受众的距离,IP的相对过剩和堆积已露出不良症候。整体市场在回归理性和艺术自觉中呈现新趋势。

这种新趋势可以概括为:从偶像为王走向青春化叙事,从“抗战神剧”走向革命史诗,从阴暗宫斗走向匡扶正义,从鸡毛蒜皮走向现实焦虑。从年初收视情形看,预期的大热IP似乎未能燃烧起来。相反,一批直面生活的现实题材电视(网)剧令人眼前一亮。不论是充满正气和反腐力量的《国家底线》、收视颇佳的《中国式关系》,还是《好先生》《小别离》,都引起了跨年龄段的社会广泛讨论。

网络剧的制作精良也是观众审美压力下的必然选择。无论是网络独播的《法医秦明》《盗墓笔记》《匆匆那年》《无心法师》,还是网台同播的《微微一笑很倾城》《老九门》《欢乐颂》《麻雀》《武神赵子龙》《中国式关系》《好先生》《小别离》 等等,或褒或贬,都有市场存在的依据。事实证明,电视剧也可以有网感,而网络剧也可以富有电影化的精致。

不论网络剧还是电视剧,叙事能否动人的关键是对人的生活关切的深度,是能否深入人的精神世界,能否触及社会的集体意识乃至集体无意识。叙述扎实、直达痛点的现实题材可以引发受众的广泛共鸣;天马行空、出其不意的玄幻剧、魔幻剧,偶或令我们在现实的焦虑下舒缓压力,放飞思绪。当创作者不再纠结于形式与套路,多一些创作激情和审美理想,或许就能将直面现实这块“硬骨头”啃下。

对小鲜肉的舆论争议,也能看出观众的审美变化。部分观众在“鲜肉”和艺术叙事之间更多倾向于“鲜肉”时,表达的是审美感性对审美理性的僭越。有些受众似乎忘记了“鲜肉”是故事叙述中的“鲜肉”,脱离了内在的故事逻辑,“鲜肉”就无所附丽,“鲜肉”的光鲜亮丽来自屏幕上深入人心的影像叙事。而社会对“小鲜肉”的负面舆论则显示了另外的审美观以及理性反思。

叶燮《原诗》云:“夫情必依乎理, 情得然后理真”,情理之辩,由来已久。体察受众的情感流变和审美向度,有机地感受审美感性、审美理性、社会思潮的动态过程,应是电视(网)剧业界实时思考和把握的实践命题。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影视剧同样在经历一次审美文化的发育成长。它需要开放的精神空间和整个社会对受众审美意识转换的耐心,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自信。从2016年看,这种改变已经开始。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


相关:

菲总统:某些美国大使就是颠覆外国政府的专家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原标题:菲律宾总统回应美国前大使策划赶其下台传闻中新社马尼拉12月29日电(记者张明)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29日首度就媒体披露美国前驻菲大使古德伯格曾策划赶其下台一事公开作出回应,称一些美..

王岳伦会友美女作陪 开心喝大被扶上车(图)王岳伦据名侦探赵五儿报道,早前,王岳伦刚在横店参加完新片开机仪式,就马不停蹄赶回北京,召集了一大帮朋友吃饭喝酒。饭局半截,王导就撑不住了,准备打道回府,三位男士送他出来,结果王导正在兴头上,手舞足蹈..

上一篇: 拾荒网红意外丧生…整理遗物才发现他的惊人身世!
下一篇: 中传女生遇害案凶手被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