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视 > 正文

暴风集团仅剩10余人 又一次,诺兰颠覆了我们对于电影的认知


更新日期:2020-09-03 14:18:40来源:网络点击:1657666

这个暑期档,对于影迷而言,最幸福的一件事,莫过于可以连刷诺兰的“时空三部曲”。

继《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的重映之后,万众瞩目的《信条》,也终于要和我们银幕相见了。一时间,竟然让影迷恍惚有种过年的感觉。

和诺兰过去的每一部电影一样,《信条》注定是一部为大银幕而生的电影。

全片用IMAX摄影机和70mm摄影机拍摄,最正确的打开方式,无疑就是IMAX。

看剧情简介,很可能你会以为这有点像是一部“诺兰版的《007》”。

男主角(由影帝丹泽尔·华盛顿的公子约翰·大卫·华盛顿饰演),是一名身手了得的特工,在经过组织的严密训练和精心挑选之后,被派去执行一项任务。

顺着一条又一条线索,他找到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最终顺藤摸瓜找到了大反派俄罗斯军火商萨塔尔(由著名导演、演员肯尼思·布拉纳饰演),在搭档尼尔(由“新任蝙蝠侠”“暮光少年”罗伯托·帕丁森饰演)和凯特(由伊丽莎白·德比齐饰演)的帮助下,最终顺利拯救了世界。

而整部电影的视听效果,也的确吻合人们对于一部诺兰式特工片的一切想象——震撼的追车与爆炸,让人热血澎湃的声效和配乐。

在重中之重的动作戏里,不但以极大的手笔货真价实地炸掉了一架波音747飞机,而且还上演了一段可能是史上最长的倒车追车戏。

但如果你以为这就是《信条》的全部,你无疑太过低估了诺兰。

如果你熟悉诺兰过去的作品,便不难发现《信条》里有太多那些作品的影子。其中最鲜明的一点,就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元素——时空逆转,这是理解这部电影的钥匙。

首先需要澄清的一点是,《信条》里的时空逆转绝不是那种早已沦为俗套的时空穿越。

如果你看过《信条》的预告片,也可能会以为片中所谓的时空逆转,无非是把拍好的镜头倒序播放,类似于片中大量出现的倒着飞的子弹、倒着开的汽车的画面。但时空逆转的逻辑,远比这要复杂得多。

片中用一颗子弹的逆向运动轨迹来说明这种情况。

当男主角捡起一颗逆向的子弹时,他其实并不是在“捡起”这颗子弹,而是在丢下它,只不过在逆向的时间里,“丢”这个动作的带来的结果,变成了正常时间里的“捡”。

同样,当片中一再出现的逆向子弹回到枪膛里的画面,不是子弹在被收回,而是在逆向时间里被发射出去。

《信条》就像诺兰设计的一款独一无二的游戏。在这个游戏里,提供了一种能够让一切事物都逆向行动的视觉呈现方式,也开启了电影的全新视角。

你必须像打游戏一样,让自己代入男主角的视角,去感受和体会逆向世界,学习如何在这里呼吸、走路、开枪、打斗,经过这一系列新手试炼之后,才会开启后半程的嗨爽模式。

熟悉诺兰的观众可能会第一时间发现,他又玩起了他最擅长的“时间”。

《信条》里的时间概念,可以说比诺兰过去的每一部作品都来得更加极致。

这一次,诺兰不再借助于他标志性的交叉叙事来打乱时间线,而是直接把逆向的时间和正向的时间同时放置在同一个场景和镜头中。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再重新去看《信条》的故事,会发现本质上它讲的是现在的人类和未来的人类之间的一场战争。

在这场战争里,一次剧烈的核爆将把整个世界的时间彻底逆转过来,正常的世界将在那一刻灰飞烟灭。

未来的人类之所以要逆转时间,则是因为在未来的世界里,人类在正向的正常时间里将会走入绝境——资源枯竭、人口剧增、战争频发,人类唯一的生机,看上去就是回到过去,把过去变成未来。

在交战的双方背后,其实是两种哲学观念在彼此争斗。

现在的人类信奉的是自由意志,未来的每一种可能都无法预料,因为结果会随着每个人不同的决定而不断更改。

未来的一方抱持的则是宿命论,他们的信条就是已经发生的事不能更改。

已经发生的事就是他们的未来,所以他们的未来一早已经被写就,他们只能顺着时间的逆向轨迹,一点点地走向那个既定的未来。

因此,《信条》里所有关于时空逆转的镜头,看上去只是“平平无奇”的让事物以逆向的轨迹行动,但诺兰在背后其实早已设计了一套自洽的逆向时间逻辑。

要理解这套逻辑,最好的一个切口,就是在机场自由港仓库里的那场打斗戏。

这场打斗戏在全片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以正向的男主角视角呈现,一次是以逆向的男主角视角登场。

这场戏也许是诺兰最大胆地操弄时间的一次尝试,在他一举成名的《记忆碎片》里,他曾经做过一次与之类似的尝试。

也许你早已忘了《记忆碎片》具体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但是你一定不可能忘记《记忆碎片》讲述这个故事的手法,诺兰在一条倒叙的时间线和一条正叙的时间线里不断交叉剪辑,最终让两条时间线交汇到彼此的中间点,就此揭开了整个故事的谜团和真相。

而在《信条》这场重中之重的打斗戏里,诺兰放弃了《记忆碎片》式的交叉叙事,直接让正向的时间和逆向的时间交汇碰撞在一起,从而揭晓所有问题的答案。

你会发现以两个视角呈现的镜头其实完成了高度的对称,正向时间里的男主角和逆向时间里的男主角,就像是在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他们的打斗动作,都有着如假包换的相似。而他们对于结局的意外与未知,也是如出一辙。

这种对称,你也可以在影片的海报和英文片名Tenet中窥见端倪。

当这个高度对称的片名和海报最早公布时,很多影迷便试图对其进行挖掘和解读。如今我们发现这的确是理解影片的关键所在,在这场打斗戏里揭示了其真正的内涵。

如果说《盗梦空间》的核心是“嵌套”,《信条》的核心就是“对称”。

在正向的时间视角里,这场打斗看上去是逆向的男主角突然从逆转仓(可以逆转时间的机器)里突然冲出来,破坏了男主角本来想要执行的任务,最后被甩出了仓库。

但在逆向的时间视角里,你会发现他根本不是被甩出了仓库,而是自己主动冲进了仓库,目标正是想要进入逆转仓。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其实完全可以预见对方接下来会发生的动作,但是在双方各自的视角里,他们却又完全无法理解对方的动机和意图。

就好比《星际穿越》里的女儿,完全无法理解父亲在穿越虫洞进入多维空间里给她传递的讯息。因为以任何一个正常人的视角,都无法想象(更不用谈理解)多维的时空。

多维时空那难以形容的绚烂画面,是诺兰在《星际穿越》里带给我们的一次极致视觉体验,在《信条》里,这种标志性的视觉体验则是逆向与正向的世界在一个镜头内同框。

片中有大量这样令人目不暇接的动作戏,最后的高潮大战更是把这种视听震撼做到了极致。

在电影里,诺兰还发明了一个专有的名词——“时间钳形行动”,指的是拥有逆转仓的人可以在正向和逆向两个维度的时间里去观察同一件事,然后找到两者交汇的一个理想时间点,确保一件事发生,从而完美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时间钳形行动”不但是片中的男主角和大反派都谙熟的一套策略,其实也是诺兰在整部电影的叙事中所讲求的一套策略。也就是说,诺兰在编剧和执导的时候,都必须从正向和逆向两个维度去考量和设计人物的动机与故事的走向。

你在第一次看片的时候,下意识地以正向时间的正常思维去看待和理解这部电影,但如果你想要二刷,就可以用逆向的视角和思维再看一遍。

三刷则可以用来补全所有那些一早埋设好了的细节,以及感受诺兰真正想要表达的那层带有哲学色彩的主题。

无论第几次,都是够爽的观影体验。

这条逆向的故事线,就是诺兰掩藏在表象之下的一条隐藏线,是他一贯以来最擅长的叙事技巧。而这一次诺兰带来的反转,则可以视为把整个故事都从逻辑上来了一次彻底的颠覆。

这就像是回归到他最擅长的题材和领域的诺兰,邀请观众一起参与的一场“时空游戏”。

在每一次行动的背后,都潜藏着对称的一次逆向行动。在两个视角下,故事都能够以各自的逻辑自圆其说。

借由《信条》,诺兰或许再度革新了科幻动作片里的概念设定,同时也革新了观看一部电影的方式,你必须让自己用一种违背我们直觉和常识的思维,去观看和理解这部电影,然后获得一次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

相信,在这个九月,《信条》会顺利接棒《八佰》,担负起救市的重任。


相关:

人社部上线新平台助毕业生求职  本报北京9月2日电 (记者李心萍)9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上线“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搭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的高效对接通道。   该平台设有“岗位速递”专栏,将发布全国最新就业岗位信息..

把“糖包”变“钱包” 新疆扶贫干部有“秘技”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2日电题:把“糖包”变“钱包” 新疆扶贫干部有“秘技”   新华社记者于涛   无花果在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岳普湖乡喀拉玉吉买村种植已超20年,这里的无花果口感香甜,被人们称为“糖..

上一篇: 女性觉醒,不是堕落,就是回家?
下一篇: 中国助选拜登?美情报官员“打脸”:真没这情报